本章介绍UM982模块的基本信息,包括以下⽅⾯:
产品概况
主要特点
技术指标
模块概览
UM982是和芯星通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全系统、全频点、高精度定位定向模块,该产品的设计基于NebulasⅣTM ——和芯星通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全系统、全频点、射频基带及高精度算法一体化GNSS SoC芯片。了解更多关于NebulasⅣTM芯片的信息,见1.4 模块概览。
UM982主要面向无人机、割草机、精准农业及智能驾考等领域,支持全系统、全频点片上 RTK 定位及双天线定向解算,可作为移动站或基站使用。
UM982支持配置多系统联合定位或单系统独立定位模式,可同时跟踪多频点信号。UM982内置抗干扰单元,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仍可确保准确的定位精度。
UM982支持多种通信接口,包括UART、I2C*和SPI*。此外,还支持1PPS、EVENT、CAN*等接口,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。了解更多关于UM982接口的信息,见1.3 技术指标。
*I2C、SPI、CAN为预留接口,暂不支持。
UM982 全系统、全频点、高精度定位定向模块具有以下特点:
支持双天线输入,
支持全系统、全频点、片上RTK定位及双天线定向解算,
支持BDS B1I/B2I/B3I + GPS L1/L2/L5 + GLONASS G1/G2 + Galileo E1/E5a/E5b + QZSS L1/L2/L5 + SBAS,
应用Dual-RTK 双RTK引擎技术,
支持自适应识别差分输入RTCM格式,
16 mm x 21 mm x 2.6 mm表面贴装,
了解更多关于UM982的系统及频点信息,见 1.3 技术指标。
本小节介绍UM982的技术指标数据,包括星座、频点、定位定向精度等,详细信息见表1-1。
基本信息 | |||||
通道 | 1408个通道,基于NebulasⅣTM | ||||
星座 | BDS、GPS、GLONASS、Galileo、QZSS | ||||
主天线频点 | BDS: B1I、B2I、B3I GPS: L1C/A、L2P (Y)/L2C、L5 GLONASS: G1、G2 Galileo: E1、E5a、E5b QZSS: L1、L2、L5 |
||||
从天线频点 | BDS: B1I、B2I、B3I GPS: L1C/A、L2C GLONASS: G1、G2 Galileo: E1、E5b QZSS: L1、L2 |
电源 | |||||
电压 | +3.0 V~3.6 V DC | ||||
功耗 | 600 mW1 |
性能指标2 | |||||
单点定位 (RMS)3 | 平面:1.5 m 高程:2.5 m |
||||
DGPS (RMS)3,4 | 平面:0.4 m+1 ppm 高程:0.8 m+1 ppm |
||||
RTK (RMS)3,4 | 平面:0.8 cm+1 ppm 高程:1.5 cm+1 ppm |
||||
PPP (RMS)5 | 平面:5 cm 高程:10 cm |
||||
定向精度(RMS) | 0.1度/1 m 基线 | ||||
PPS精度(RMS) | 20 ns | ||||
速度精度(RMS)6 | 0.03 m/s | ||||
首次定位时间7 | 冷启动<30 s 热启动<4 s |
||||
初始化时间3 | <5 s (典型值) | ||||
初始化可靠性3 | >99.9% | ||||
数据更新率 | 定位测向20 Hz 20 Hz原始观测量 |
||||
差分数据 | RTCM 3.X | ||||
数据格式 | NMEA - 0183 Unicore |
观测值精度(RMS)2 | |||||
BDS | GPS | GLONASS | Galileo | 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B1I、L1C/A、G1、E1伪距 | 10 cm | 10 cm | 10 cm | 10 cm | |
B1I、L1C/A、G1、E1载波相位 | 1 mm | 1 mm | 1 mm | 1 mm | |
B3I、L2P(Y)、L2C、G2伪距 | 10 cm | 10 cm | 10 cm | 10 cm | |
B3I、L2P(Y)、L2C、G2载波相位 | 1 mm | 1 mm | 1 mm | 1 mm | |
B2I、L5、E5a、E5b伪距 | 10 cm | 10 cm | 10 cm | 10 cm | |
B2I、L5、E5a、E5b载波相位 | 1 mm | 1 mm | 1 mm | 1 mm |
物理特性 | |||||
封装 | 48 pin LGA | ||||
尺寸 | 21 mm × 16 mm × 2.6 mm | ||||
重量 | 1.82 g ± 0.03 g |
环境指标 | |||||
工作温度 | -40 °C ~ +85 °C | ||||
存储温度 | -55 °C ~ +95 °C | ||||
湿度 | 95% 非凝露 | ||||
振动 | GJB150.16A-2009 MIL-STD-810F |
||||
冲击 | GJB150.18A-2009 MIL-STD-810F |
*.I2C、 SPI、 CAN为预留接⼝,暂不⽀持。 1.双天线 10Hz PVT + 10Hz RTK + 10Hz Heading。 2.该部分内容为针对UM982的主天线性能。 3.测试结果受大气条件、基线长度、GNSS天线类型、多路径、可见卫星数以及卫星几何构型等影响,可能会有偏差。 4.测量使用1公里基线和天线性能良好的接收机,不考虑可能的天线相位中心偏移误差。 5.开阔天空且无干扰环境下收敛20分钟。 6.开阔天空,无遮挡场景,99% @静态。 7.-130dBm @可用星超过12颗。
本小节介绍UM982的整体结构,主要介绍射频部分、GNSS芯片和外部接口。
(1)射频部分
接收机通过同轴电缆从天线获取过滤和增强的GNSS信号。射频部分将射频输入信号转换成中频模拟信号,并将中频模拟信号转换为NebulasIVTM 芯片所需的数字信号。
(2)NebulasIVTM 芯片
NebulasIVTM 芯片是和芯星通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全系统、全频点、射频基带及高精度算法一体化GNSS SoC芯片。该芯片具有以下特点:
采用22nm 低功耗工艺,
支持1408个超级通道,
内置双核CPU,并集成高速浮点处理器及RTK专用协处理器,
支持单芯片完成高精度基带处理和RTK定位定向解算。
(3) 外部接口
UM982具有以下外部接口:
*I2C、SPI、CAN为预留接口,暂不支持。
本章介绍UM982的硬件基础信息,包括以下⽅⾯:
引脚功能
电⽓特性
机械尺⼨
UM982模块有48个引脚。图2-1 是UM982的引脚分布情况,表2-1 是UM982的引脚功能描述。
表2-1 UM982 引脚功能描述
序号 | 引脚名称 | I/O | 描述 |
---|---|---|---|
1 | GND | / | 地 |
2 | ANT1_IN | I | GNSS天线信号输入(主天线) |
3 | GND | / | 地 |
4 | GND | / | 地 |
5 | V_BCKP | I | 当模块主电断电时,V_BCKP给和RTC及相关寄存器供电。 电平要求2.0V~3.6V。 常温@25°C,模块主电断电时,V_BCKP的工作电流小于60uA。 不使用热启动功能时,V_BCKP需接VCC,不能接地或者悬空。 |
6 | SPIS_CSN | I | 从SPI片选输入 |
7 | SPIS_MOSI | I | 从SPI数据输入 |
8 | SPIS_CLK | I | 从SPI时钟输入 |
9 | SPIS_MISO | O | 从SPI数据输出 |
10 | SPIS_SDRY | O | 从SPI中断输出 |
11 | RSV | / | 保留管脚,必须悬空 |
12 | RSV | / | 保留管脚,必须悬空 |
13 | RSV | / | 保留管脚,必须悬空 |
14 | ERR_STAT | O | 异常指示,高电平有效。 模块系统自检不通过时,输出高电平; 模块自检通过输出低电平。 |
15 | PVT_STAT | O | PVT定位指示,高电平有效。 模块能进行定位时输出高电平; 不定位输出低电平。 |
16 | RTK_STAT | O | RTK定位指示,高电平有效。 RTK固定解时输出高电平; 其他定位状态或者不定位输出低电平。 |
17 | RXD1 | I | 串口1接收,LVTTL电平 |
18 | TXD1 | O | 串口1发送,LVTTL电平 |
19 | RXD2 | I | 串口2接收,LVTTL电平 |
20 | TXD2 | O | 串口2发送,LVTTL电平 |
21 | SCL | I/O | I2C时钟 |
22 | SDA | I/O | I2C数据 |
23 | VCC | POWER | 供电电源(+3.3 V) |
24 | VCC | POWER | 供电电源(+3.3 V) |
25 | BIF | / | BIF:Built-in Function(内部功能), 建议加通孔测试点与10K上拉电阻, 不能悬空/接地/接电源/外设IO。 |
26 | BIF | / | BIF:Built-in Function(内部功能), 建议加通孔测试点与10K上拉电阻, 不能悬空/接地/接电源/外设IO。 |
27 | TXD3 | O | 串口3发送,可复用为CAN TXD,LVTTL电平 |
28 | RXD3 | I | 串口3接收,可复用为CAN RXD,LVTTL电平 |
29 | RSV | / | 保留管脚,必须悬空 |
30 | PPS | O | 秒脉冲,输出脉宽和极性可调 |
31 | RSV | / | 保留管脚,必须悬空 |
32 | EVENT | I | 事件输入信号,频度和极性可调 |
33 | RESET_N | I | 系统复位,低电平有效,电平有效时间不少于5 ms |
34 | GND | / | 地 |
35 | GND | / | 地 |
36 | ANT2_IN | I | GNSS天线信号输入(从天线) |
37 | GND | / | 地 |
38 | RSV | / | 保留管脚,必须悬空 |
39 | RSV | / | 保留管脚,必须悬空 |
40 | RSV | / | 保留管脚,必须悬空 |
41 | GND | / | 地 |
42 | RSV | / | 保留管脚,必须悬空 |
43 | GND | / | 地 |
44 | RSV | / | 保留管脚,必须悬空 |
45 | GND | / | 地 |
46 | RSV | / | 保留管脚,必须悬空 |
47 | RSV | / | 保留管脚,必须悬空 |
48 | RSV | / | 保留管脚,必须悬空 |
本小节介绍UM982电气特性,包括以下方面:
最大耐受值
工作条件
IO阈值特性
天线特性
参数 | 符号 | 最小值 | 最大值 | 单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供电电压 (VCC) | VCC | -0.3 | 3.6 | V |
输入管脚电压 | Vin | -0.3 | 3.6 | V |
GNSS主/从天线信号输入 | ANT1_IN/ANT2_IN | -0.3 | 6 | V |
主/从天线射频输入功率 | ANT1_IN/ANT2_IN input power | / | +10 | dBm |
存储温度 | Tstg | -55 | 95 | ℃ |
参数 | 符号 | 最小值 | 典型值 | 最大值 | 单位 | 条件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供电电压 (VCC)8 | VCC | 3.0 | 3.3 | 3.6 | V | / |
VCC最大纹波 | Vrpp | 0 | / | 50 | mV | / |
工作电流9 | Iopr | / | 180 | 300 | mA | VCC=3.3 V |
工作温度 | Topr | -40 | / | 85 | ℃ | / |
功耗 | P | / | 600 | / | mW | / |
参数 | 符号 | 最小值 | 典型值 | 最大值 | 单位 | 条件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输入管脚低电平 | Vin_low | 0 | / | 0.6 | V | / |
输入管脚高电平 | Vin_high | VCC×0.7 | / | VCC+0.2 | V | / |
输出管脚低电平 | Vout_low | 0 | / | 0.45 | V | Iout = 2 mA |
输出管脚高电平 | Vout_high | VCC-0.45 | / | VCC | V | Iout = 2 mA |
参数 | 符号 | 最小值 | 典型值 | 最大值 | 单位 | 条件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佳输入增益 | Gant | 18 | 30 | 36 | dB | / |
8此范围已经包含了电源纹波,即在考虑纹波的情况下,VCC供电电压范围还必须在3.0V~3.6V之间。 9由于产品内部装有电容,上电时刻会产生冲击电流。在实际应用场景下,需评估确认冲击电流导致的电压跌落对系统的影响。
本小节介绍UM982的长、宽、厚等尺寸信息。
参数 | 最小值(mm) | 典型值(mm) | 最大值(mm) |
---|---|---|---|
A | 20.80 | 21.00 | 21.50 |
B | 15.80 | 16.00 | 16.50 |
C | 2.40 | 2.60 | 2.80 |
D | 2.78 | 2.88 | 2.98 |
E | 0.95 | 1.05 | 1.15 |
F | 1.55 | 1.65 | 1.75 |
G | 1.17 | 1.27 | 1.37 |
H | 0.70 | 0.80 | 0.90 |
K | 1.40 | 1.50 | 1.60 |
M | 4.10 | 4.20 | 4.30 |
N | 3.70 | 3.80 | 3.90 |
P | 2.00 | 2.10 | 2.20 |
R | 0.90 | 1.00 | 1.10 |
X | 0.72 | 0.82 | 0.92 |
Y | 1.00 | 1.05 | 1.10 |
T | 1.03 | 1.08 | 1.13 |
Ø | 0.41 | 0.51 | 0.61 |
本章介绍UM982的硬件设计相关内容,包括以下⽅⾯:
最小系统推荐设计
外部天线馈电设计
模块上电与下电
接地与散热
PCB封装推荐设计
本小节介绍UM982的最小系统设计方案,包括原理图及推荐的电感、电容、电阻信息。
符号 | 描述 |
---|---|
L1 | 推荐使用0603封装的68 nH射频电感 |
C1 | 推荐使用100 nF + 100 pF两个电容并联 |
C2 | 推荐使用100 pF电容 |
C3 | 推荐使用n*10 μF+1*100 nF电容并联,总容值不小于30 μF |
R1 | 推荐使用10 kΩ电阻 |
UM982 采取从模块外部向天线馈电的方式。
为了提高系统对雷击和浪涌的防护能力,建议采取以下措施:
选择高耐压、大功率的馈电芯片。
在馈电电路中增加气体放电管、压敏电阻、TVS管等大功率防护器件。
Caution
天线馈电(ANT_BIAS)和模块主供电(VCC)应采用不同的电源轨,以减小模块损坏的可能性。如果ANT_BIAS和VCC采用相同的电源轨,则天线端引入的ESD、浪涌、过压会加到模块主供电上,可能导致模块损坏。
符号 | 描述 |
---|---|
L1、L2 | 馈电电感,推荐0603封装的68nH射频电感 |
C1、C3 | 去耦电容,推荐各由100nF/100pF两个电容并联 |
C2、C4 | 隔直电容,推荐100pF的电容 |
D1、D4 | ESD二极管,应选用支持高频信号(2000MHz以上)的ESD防护器件 |
D2、D3 | TVS二极管,根据馈电电压、天线耐压等指标选择钳位特性达标的TVS管 |
模块上电与下电须满足以下要求:
(1)VCC
上电起始电平需要低于0.4V。
上电电源坡道必须是单调的,不能有平缓处。
上电的下冲与振铃需小于5% VCC。
上电时间间隔需大于500ms。上电时间间隔,即模块VCC下电低于0.4V后,到下一次开始上电之间的间隔。
Note
PN为2310415000002的模块,VCC上电波形从10%到90%的上升时间需在100μs ~ 1ms范围内。
(2)V_BCKP
上电起始电平需要低于0.4V。
上电电源坡道必须是单调的,不能有平缓处。
上电的下冲与振铃需小于5% V_BCKP。
上电时间间隔需大于500ms。上电时间间隔,即模块V_BCKP下电低于0.4V后,到下一次开始上电之间的间隔。
UM982模块中部有35个焊盘排列成矩阵型,如图3-3所示,用于接地与散热。在PCB设计时须接到大面积地平面上,以加强模块散热。
建议UM982的PCB焊盘尺寸与模块焊盘相同,如图3-4 PCB封装推荐设计。了解模块尺寸参数,见机械尺寸。
Note
为方便后期硬件调试及测试,可在模块各功能引脚信号上预留适当测试点。
可根据客户生产工艺要求,优化 PCB 焊盘尺寸设计,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可制造性和可靠性。
本章提供 UM982 焊接温度及钢网建议,并说明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。
UM982的焊接方式推荐使用无铅焊接。焊接温度曲线见图4-1,具体描述见表4-1。
表4-1 UM982 焊接温度区间描述
阶段 | 描述 |
---|---|
升温阶段 | 升温斜率:最大3°C/s 升温温度区间:50°C~150°C |
预热阶段 | 预热阶段时间:60s~120s 预热温度区间:150°C~180°C |
回流阶段 | 超过熔点温度217°C的时间:40s~60s 焊接峰值温度:不超过245°C |
冷却阶段 | 降温斜率:最大4°C/s |
Note
为防止模块焊接中出现脱落,请不要将模块设计在板卡背面焊接,且最好不要经历两次焊接循环。
焊接温度的设置取决于产品工厂的诸多因素,如主板特性、锡膏类型、锡膏厚度等,请同时参考相关IPC标准以及锡膏的指标。
由于有铅焊接温度相对较低,若采取有铅焊接方式,请优先考虑板卡上的其他元器件。
钢网的开孔方式需要满足客户产品的设计要求以及检验规范,钢网厚度推荐使用0.15mm(建议不低于0.12 mm)。
Note
可根据客⼾⽣产⼯艺要求,优化钢⽹设计,以确保⽣产过程中的可制造性和可靠性。
本章介绍UM982的产品标签信息和产品包装信息。
UM982 模块的标签信息见图5-1。
本手册适用的UM982模块应具备以下PN号:
PN:2310415000002,
PN:2310415000012。
(1) 包装方式
UM982模块为表面贴装器件,使用载带、卷盘方式包装。模块包装在真空密封的铝箔防静电袋中,内附干燥剂防潮。
UM982模块在真空密封的铝箔防静电袋中的保存期限(shelf life)为1年。
Caution
烘烤作业时需要将模块从包装中取出,因为载带等包装材料只能承受55℃的温度。
表5-1 UM982 包装信息
项目 | 描述 |
---|---|
模块数量 | 250片/卷 |
卷盘尺寸 | 料盘:13英寸 外径:330±2 mm 内径:180±2 mm 内径宽:44.5±0.5 mm 壁厚:2.0±0.2 mm |
载带 | 模块间距(中心距):24 mm |
图5-3 是UM982的卷装示图,包装规格如下:
10个边孔的累计公差不超过±0.2mm。
载带材料规格为PS黑色抗静电,(表面阻抗105-1011)(表面静电压<100V)厚度0.35mm。
13英寸卷轮卷装长度为6.816米(前段空包长度:0.408米,零件包装长度:6米,后段空包长度:0.408米)。
13英寸卷轮包装零件总颗数:284颗(前段空包颗数:17颗,实际包装零件颗数:250颗,后段空包颗数:17颗)。
所有尺寸设计参照EIA-481-C-2003。
载带在250mm长度以内最大弯曲度不超过1mm。
(2)湿度卡
UM982包装内含有湿度卡,卡片上不同百分比的标识圈的颜色反映包装内湿度情况。需重点关注以下标识圈及颜色:
30%标识圈显示为蓝色,表示湿度情况正常,见图5-4。
20%标识圈显示为粉色、30%标识圈显示为淡紫色,需按要求烘焙产品后再进行贴片,见图5-5。
UM982模块的湿度敏感等级为3,与湿敏等级相关的包装及操作注意事项参照标准 IPC/JEDEC J-STD-033。了解更多信息,可访问JEDEC网站。